個人稅法內容繁多,讓我們用一個系列案例:陳同學的一生,來為大家分析人生的各個階段會面臨的個人稅法:
1. 陳同學20歲,有一份兼職工作,年收入$10,000,低於個人標準抵稅額, 不需要繳稅, 此時還需要報稅嗎?
雖然低於個人標準抵稅額$12,250 (2021年) 不需要報稅,但建議要報稅才能拿回公司預扣的所得稅。 因為收入不需繳稅,可以開設Roth IRA存放稅後收入 (2021年50歲以下最高$6,000; 50歲及以上最高$7,000),本金可活取活用無罰款,獲利部分在59.5歲后取出完全不用繳稅。
2. 陳同學26歲,單身,W2收入$8萬,沒有房產,該如何規劃?
沒有房產的情況下,建議使用個人標準抵稅額來抵稅。 若公司提供退休帳戶,盡量存放到帳戶的上限。 同時根據自身的情況存放個人退休帳戶 (IRA 或 Roth IRA)。
3. 陳先生30歲,已婚,夫妻共同W2收入$20萬,有一間自住房,又該如何規劃?
此時要根據計算后選擇標準抵稅額或列舉抵稅額來抵稅。 同樣建議公司的退休帳戶可存放至上限。 然而, 因夫妻收入過高,存放IRA不能抵稅,也不能存放Roth IRA,建議可繼續存放IRA 並透過Backdoor IRA的方式將這筆資金轉成免稅的Roth IRA帳戶。
4. 陳先生32歲有W2收入,陳太太有1099收入合計共$30萬 ,並有一間自住房,一間投資房,且即將迎來第一個孩子。 1099收入可以做哪些規劃?
根據他們的資產,報稅時應採用列舉抵稅額會更適合。 因為有1099收入,因此除了公司的401K帳戶,陳太太可開設Simple IRA,SEP IRA ,Profit Sharing及Defined Benefit來降低家庭報稅收入。
5. 陳先生與陳太太50歲時年收入高達$100萬,股票價值$1,500萬,房地產價值$2,500萬, 總資產高達$4,000萬,未來勢必會面臨高額的遺產稅,這時怎麼辦?
首先建議陳氏夫妻成立不可撤銷信託,將資產贈與到信託,未來信託資產不論成長到多少都不計算到個人遺產中。 同時,使用信託資產去購買人壽保險起到槓桿作用,若未來產生高額遺產稅,可利用保險理賠金來支付。 其次可以成立慈善基金會,捐入高凈值的股票、股權、不動產,可降低遺產稅、避免加值稅、抵扣所得稅,但每年資產的5%必須捐款到慈善機構Public Charity。 最後還可以成立慈善剩餘信託,每年可以領回捐款市值的5%利息或固定金額,但需第三方管理且不可更改或撤銷。
6. 陳先生、陳太太想捐出名下價值$1,000萬的商業不動產降低遺產並打算65歲時退休。 資產捐出后,要如何保障退休後有穩定收入?
建議他們在50歲時用401k的錢購買收入型年金,總共投入本金$300萬。 65歲開始提領,每年可拿回約$25萬直到百年為止 。 捐出市值$1,000萬的商業不動產成立慈善剩餘信託,每年領回市值的5%($50萬)。 最後投資配有股息的股票,連同股息與租金收入,每年可拿回約$25萬, 都可以為他們的退休生活做保障。
最後, 讓我們用一張圖片來對個人稅法的要點進行總結: